天晴工作坊不只要讓您的孩子吃得營養均衡、吃得健康!更希望在您餵食遇到狀況時能協助幫忙解決,副食品並非過渡性食物,副食品是為孩子身體奠定基礎的重要關鍵期,這個時期養成了孩子吃得營養、睡得飽的好習慣,只要為孩子堅持1-2年(包含飲食、睡眠、生活作息),您會看到孩子的與眾不同(飲食、健康、肢體發展、學習能力、情緒……)
但這過程中一定會有很多的問題與困難,只要您相信我們,天晴都能陪您渡過
您可以先參考晴媽咪的書:晴媽咪副食品全攻略2.0
食物泥套餐
銜接套餐
如有其他問題歡迎來電
02-8228-1980( 週一9:30 ~ 週五17:00) / 天晴
如何讓寶寶食物泥吃得很好
常有媽媽在餵食綜合食物泥(從1+1種~40幾種食材)會遇到寶寶不太會吃、突然吃很少或拒食的狀況,但由於沒有馬上找出原因,也沒有正確的餵食方法與技巧,進而否定了食物泥的好,轉而以食材較少、水分較多的粥替代食物泥,殊不知因此可能造成腸胃尚未發育完全的孩子脹氣、胃食道逆流,也錯過了寶寶吸收營養與養成不偏食好習慣的黃金時期,導致寶寶吃了粥品但卻沒有得到均衡的營養。
以下的方法只要能確實執行並堅持信念,相信寶寶不但食物泥吃得很好,久而久之更能得到均衡的營養與養成不挑食的好習慣~~
1.要有規律的作息時間:
固定的起床時間、吃飯時間、小睡時間、晚上上床時間~所有的時間都是固定的。生活規律的孩子,不但好吃、好睡、情緒好,也很好帶。
2.吃副食品的時間:
◎先喝母奶後吃食物泥
◎先吃食物泥後喝配方奶
◎將奶和食物泥當作一餐食用,餐與餐中間間隔4小時(此規律時間可依照孩子的身體做調整)
◎不要把食物泥放在兩個正餐中間食用,因為部份的寶寶在奶和奶之間通常是吃不太食物泥的(因為已經喝飽了),這樣有時寶寶反而會拒絕食物泥,導致媽媽誤以為孩子不喜歡吃食物泥,其實是寶寶根本吃不下。
3.不要依照孩子的喜好選擇食材:
父母或照顧者要堅持為孩子均衡的飲食把關,不是孩子不喜歡某種味道或食材就不給孩子食用,應該要少量給予或添加其他食材讓孩子習慣進而喜歡,換個方式讓孩子食用那種原本不愛的食材。ex:孩子剛開始不喜歡吃紅蘿蔔,那照顧者可以減量給予或是和其他食材一起製作(紅蘿蔔+馬鈴薯),不然孩子只會越吃越少,甚至越吃越挑食,那孩子就無法從食物泥中得到均衡的營養,也可能從嬰幼兒時期就養成挑食的習慣。
4.一開始食用食物泥只需小量,並測試對食材是否有過敏反應,但食用幾週~1個月後便可慢慢增加食物泥的量,讓食物泥慢慢增加進而變成正餐,若寶寶是喝配方奶,食物泥甚至可以增加至取代配方奶,母奶則繼續哺餵但食物泥依然可以增量食用。
5.孩子一歲半前的食物除了副食品、水、奶外,其於過甜、過鹹及含有色素及人工添加物的食物(包含米餅、吐司、過甜的水果……)儘量不給予,這樣孩子比較不會產生拒食或厭食的狀況。
6.在孩子一開始食用食物泥時,鼓勵孩子是必須的,給予孩子正面的能量,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因為他食用食物泥的喜悅,也可以不斷的告訴孩子食物泥對他的好,讓孩子感受到食物泥的美味與重要。
連假後寶寶挑食問題與解決方法?
中秋節、過年、端午節、元旦……各個連假過後孩子吃食物泥(副食品)常見的問題與狀況:
1.拒食:孩子會撇頭、搖頭、推碗、看到食物便開始大哭大鬧……還沒吃就先拒絕。
2.厭食:孩子會吃幾口便不想再吃、或是吃了又把食物吐出來……。
以上狀況大多在孩子吃到含有人工添加物、色素、過甜、過鹹的食物後發生,像是中秋節常吃的月餅、烤肉,一般媽媽常給的米餅、土司麵包、餅乾…….等,不管吃多少,有些孩子就算「只吃了一口」,也會不想吃自己的食物泥。(註1)
解決方法如下:
1.回歸正常:停掉以上會影響孩子的食物,讓孩子回歸正常飲食,生活中的飲食只有副食品、奶和開水。
2.堅持:剛開始要導正的第一餐,有可能會是餵食者與孩子的拉鋸戰,這時就要看誰堅持的久,如果因為孩子的哭聲和吵鬧大人就放棄了自己的原則,那孩子的飲食便會成為一種惡性循環(註2)。
3.餵食時間:小小孩的耐性只有5分鐘,只要食物泥打得夠稠夠泥,一口接一口的餵食可以讓孩子在最有耐性的5分鐘內吃完,孩子開心、父母也開心。(註3)
孩子還小,不懂得為自己選擇,而身為照顧者的我們如果因孩子的哭鬧而妥協,放棄了原本堅持給孩子最好的營養,這樣孩子可能會得到一時的滿足,但時間越久問題越多,偏食、挑食、拒食、只吃白飯、只吃麵……有可能導致年紀越大營養越不均衡、專注力低落、學習狀況不佳、甚至連情緒都無法控制。
也許現在孩子還小會覺得以上這些是不可能發生的,但在學校任教十多年的經驗讓我深刻的看清了營養對孩子的重要性,也在每一個可能大吃大喝的節日過後接到很多媽媽的求救:「寶寶突然不吃食物泥,有什麼辦法嗎?」
「粥」,適合我們的孩子嗎??
最近和一位知名的中醫生朋友聊到「粥」到底適不適合給小小孩吃??他告訴我,如果可以不要吃粥最好就不要吃。
原因是,粥採用大量的水熬煮,因此含水量高,若一次吃得太多、太急,容易引起胃酸,甚至導致胃食道逆流,讓腸胃產生不適。
這個說法竟然和我們多年的經驗不謀而合,這幾年常有媽媽打電話來諮詢一些問題,其中一個最常見的問題便是:「為何孩子在剛開始吃粥時都吃得好好的,但吃了1、2個月後便開始出現拒食的狀況,有的看到碗就哭泣、有的不但不願意吃還會把碗推開、有的甚至寧願肚子餓也不願意吃。」
而且這些孩子通常都會伴隨著幾個現象:
1.副食品就算吃也吃得很少,有時候吃了一點就吃不下、不願意吃,連奶也不太想喝。
2.肚子時常鼓鼓的,或常常有脹氣現象。
3.時常在凌晨12-2點左右起來哭泣,而且可能持續好幾天、好幾個星期甚至1個多月,睡得很不安穩,睡睡醒醒,媽媽以為孩子夜奶,但孩子喝不到幾口就又不願意喝了。
以上這些現象其實也會發生在大人的身上,若您跟我一樣是個腸胃不好的人,可試著回想當您吃粥時是否會發生胃酸過多導致脹氣或腸胃不適的狀況,如果連大人都如此,那每天持續吃著10倍粥、7倍粥且腸胃尚未發育完全的孩子是不是更有可能引發腸胃不適的消化問題呢??
先不談粥與食物泥食材營養方面的比較,我們到底該給孩子食用打得細緻濃稠且好吸收消化的食物泥,還是吃含有大量水分可能引起孩子消化系統產生狀況的粥品呢??這點值得當父母的我們深思
吃粥為什麼會讓寶寶產生脹氣和胃食道逆流?
1.粥在食用時基本上都是孩子空腹的時候(與上一餐已間隔4小時),因此一次喝太多、太急,就會像空腹喝水一樣,水分撐大胃囊形成壓力,引發胃酸向上反流,導致胃食道逆流。所以若是空腹喝大量的水,一樣會引起胃酸導致脹氣。
2.再者,由於孩子牙齒尚未長全,在吃粥時會減少咀嚼直接吞嚥,因此無法使唾液分泌足夠的酵素,或造成酵素濃度被稀釋,所以當粥進入胃部後不易被徹底消化和吸收。這樣的狀況對腸胃尚未長全的嬰幼兒來說更容易產生脹氣和胃食道逆流。
因此我們並非反對寶寶吃粥,只是建議等寶寶的腸胃成長健全並可以細嚼慢嚥時在選擇食用,若寶寶完全不想吃粥,那可能表示寶寶已感覺粥會讓他吃了不舒服,這樣的孩子更該以食物泥替代粥直到長出16顆牙齒便可以軟飯搭配剪碎的食物食用。
PS.請不要認為孩子都喜歡有顆粒的食物,其實並非如此,孩子可能只是一時的好奇,且很多時候是大人把自己的想法加諸在孩子身上,有時反而會適得其反。(以上為六年多的經驗,若您不贊同請無須理會)
生病過後拒食的寶寶
最近天氣變化快速,忽冷忽容易讓寶寶生病,而這些寶寶在生病時食慾不振不想吃副食品,但在病好了後卻又不願意吃副食品,這讓很多媽媽頭痛不已。而在這幾年的諮詢經驗中我們發現,原來寶寶在生病過後不想吃副食品的原因如下:
1.因為吃藥導致的食慾不振—-通常寶寶還是會進食,只是可能吃得比較少,但會隨著時間越吃越多,,約一個星期左右的時間便會恢復原先正常的狀態。
2.因為吃了很甜的藥水—-寶寶因為生病期間一直喝很甜的感冒糖漿、咳嗽藥水、退燒藥水,這些很甜很有味道的藥水會導致寶寶的味蕾改變,不想吃平淡無添加物的副食品,這也導致很多寶寶開始拒食,影響了孩子正常的飲食與健康。
以上第1個原因會隨著時間慢慢好轉,但若為第2種狀況,寶寶便可能直接拒絕副食品,甚至用哭鬧的方式不願意食用,這時千萬不要用「有吃總比沒吃好的」想法,將米餅、餅乾、麵包、水果甚至大人的食物讓寶寶裹腹,因為這些含有人工添加物和口味較重的食物會讓寶寶更不想吃自己的副食品,過沒幾天孩子不但回不去正常的飲食,就連這些「有吃總比沒吃好的食物」都會變成寶寶哭鬧索取的對象,進而因為營養不均衡讓寶寶的身體、情緒、生活作息都會受到影響,但最辛苦的還是照顧者。
解決方式如下:
1.堅持孩子正常飲食—在孩子生病後照顧者依然必須堅持讓孩子食用該吃的副食品。
2.少量多餐—-建議可以少量多餐的方式讓孩子進食,並漸漸拉長進食時間、增加進食的量,直到回覆正常作息。
以上的方式才能讓孩子已養成的良好飲食習慣不至於因為一次的生病而被打壞。